淮师资讯网12月11日电(记者 朱星瑶 吴灿 张新月)12月9日,文学院在崇文阶报告厅举办2023年第四届学术年会。立博手机版APP党委书记尚洪波、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顾建国、党委组织部部长范新阳、社科处处长展伟、教务处副处长皇甫素飞出席会议,文学院党政领导及全体教师、部分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和历史学问旅游学院、资讯与传播学院、图书馆部分教师参加会议。大家共同聚焦学院发展、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最新成果。年会分为开幕式、大会主题汇报、小组研讨和闭幕式等环节,院党委书记孙辉主持开幕式。
图为文学院2023年第四届学术年会。记者 徐靖贻 摄
尚洪波致辞。他高度认可文学院在立博手机版APP高质量发展中做出的成绩,充分肯定了文学院学术年会的价值和意义。他对文学院全体教师提出三点希翼:一是能够继续人才辈出,继续荣光;二是要更接地气,关注社会发展,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的科研,促进老中青三代教师的交流,共同成长提升。
展伟就文学院高级别项目申报情况作发言。他先容了文学院近五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立项情况,希翼以此为契机,鼓励学院从思维依赖和模式依赖等方面不断推动学院学术科研高质量发展。
许芳红先容了“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中期检查情况,并全面梳理了学院本年度在产学研创、内培外引、学术研究、学科引领等领域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各方面需要达成的计划目标。许芳红希翼全院师生在历史底蕴中融入新时代的特质,体现新时代学人的风采,助力文学院各项事业绵绵不息。
开幕式上,与会领导为青年教师学术论文评比获奖老师和“含英咀华”文学评论大赛获奖学生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并合影留念。
大会主题发言分别由皇甫素飞和王毅两位教授主持。张泽鸿论述了审美对象的发展历程和现象学到新现象学的具体比较,认为“审美经验是‘居间’体验,审美对象是‘临界’之物”;顾建国展现了一代诗圣在悲怆与磨难的时代氛围中挣扎与突围的一生;陈昌云用《御制集》的发现、成书过程、文学意义、史料价值、不足之处等问题的讨论,还原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明太祖;王爱军展现了作家通过物象叙事传达的审美张力和阅读魅力。葛志伟用《诗品》中“行卿少年”的巧妙而形象的比喻讨论了《诗品》被遗忘的精妙修辞术;赵曜曜整理、分析了不同礼学家的思想与看法,呈现了《家礼》在两种学问环境中不同的发展特点;袁丁分析了诗化与赋化的区别和发展过程以及相对优势与历史地位变化。
在分组研讨环节,与会师生提交论文近70篇,内容涉及古代文学、历史学、文献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学问创意、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等学术领域。与会老师汇报了最新研究成果,并就相关成果的进一步提升完善提出建议意见,对富有价值的学术专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闭幕式由许芳红主持,李晓华、唐艳和刘飞汇报了各小组讨论情况。会议在热烈和谐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本次学术年会具有跨学科特征,其研究的深度与前沿性表现出文学院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努力,有利于营造文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是一次教师学习和开拓眼界的好机会。兄弟学院老师的加盟,增添了会议的丰富性、多样性和跨学科性。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文学院广大师生的科研意识,对推动文学院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高师生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许芳红发言。 记者 徐靖贻 摄
图为大会主题发言。 记者 徐靖贻 摄
图为颁奖环节。 记者 徐靖贻 摄
图为颁奖环节。 记者 徐靖贻 摄
图为颁奖环节。 记者 徐靖贻 摄
图为颁奖环节。 记者 徐靖贻 摄
图为颁奖环节。 记者 徐靖贻 摄
图为颁奖环节。 记者 徐靖贻 摄
图为颁奖环节。 记者 徐靖贻 摄
图为分组讨论。 记者 徐靖贻 摄
图为分组讨论。 记者 徐靖贻 摄
图为分组讨论。 记者 徐靖贻 摄